2025年10月19日,“科探童行”科学公益活动第八期暨本学期首场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师生团队为十名3-6岁幼儿设计了一场以“旋转”为核心的科学探索之旅,通过《有趣的水车》和《有趣的陀螺》两个主题实验,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活动伊始,孩子们首先步入了“水车工坊”。 从观察中国古代水车与阿基米德螺旋泵的模型入手,他们通过水流冲击实验,自主发现了“水流冲击叶片”是驱动水车旋转的关键,并直观感受到水量大小对转速的直接影响。探索原理后,孩子们利用雪花片、打孔雪糕棒等日常材料,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水车,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了水力传递的奥秘。

随之而来的“陀螺实验室”则将探索引向深入,陀螺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其旋转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原理。孩子们反复试玩不同重量、尖角形状和盘面造型的陀螺,经过反复尝试与记录,最终总结出影响陀螺旋转持久度的多重因素。从探究到创作,每个孩子都成功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陀螺,亲身体验了从猜想、验证到创造的科学全过程。

本次活动以“旋转”为主题,成功地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操作的有趣游戏。孩子们在连贯的探索中,不仅提升了观察与动手能力,初步建立了跨现象的科学思维方式,同时也领略了从古老发明到现代应用的科技发展脉络。对参与实践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这也是一次将理论转化为高效教学活动的宝贵历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