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活动 >> 正文

教研活动(二):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

2012年04月06日 10:22 赵冲 点击:[]

主讲人:李旭红

一、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职业角色的过程,包括对职业行为与职业本身的认同,它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本研究以魏淑华(2008)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为参考,稍加修订,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并且运用该测量工具对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实习教师;(2)实习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在专业和生源地两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3)在学生干部经历这一变量上,职业价值观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实习生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实习生,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它两个因子分则无显著差异。

实习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包括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三个因子。

职业价值观: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

角色价值观:对教师角色对自我的重要程度的积极认识和评价。

职业行为倾向: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责任所必需的行为。

二、研究结果的启示

1、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开放式”师范教学模式。

促进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师范教育模式为“开放式”师范教育模式,应采取的基本策略:第一,改革师范教育课程,从课程类别的设置到课程内容的安排,都应该紧贴中小学教育实际,紧跟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第二,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增加见习和实习时间在课程安排中的比重,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培养关系,让实习教师更多地参与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去。

2、关注性别差异,坚持分类指导。

高师院校应该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以保证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保持平衡。

3、加强对实习教师科研(基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里提到的科研不同于高校的科研,前者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情境,需要让师范生置身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发现问题然后研究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在习得恰当的教师职业行为的同时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也得以发展。

4、“学习——实践——反思”有机结合。

教学反思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对于实习教师而言,实践教学中的自我反思是学校所学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的情感期待与实际教学经历相互融合统一的催化剂。在实践教学情境中,通过典型教学个案的应对与处理、实习教师之间的彼此分享和交流,他们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认同。学习、实践、反思,这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得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的顺利形成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高职业认同水平的教师后备军。

三、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契合点思考

基于以上对实习教师职业认同特点的研究和启示,欲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调查实习前、中、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比较实习幼儿教师与在职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水平上的差异,探讨实习在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中的作用以及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实践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评价】

我系李旭红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在硕士阶段的毕业论文成果以及个人后续研究的思考。教师职业认同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发展各个方面,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这一主题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教师职业认同这一主题引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思考得到大家的认同,各位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现有的量表是否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教师?是否需要修订?

2、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

3、全面考虑,要保证研究的科学与客观,应该如何取样?如何实施?

上一条:教研活动(三):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 下一条:教研系列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教师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