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活动 >> 正文

2012-2013学年教研系列活动五:《汉字词频与熟悉度关联的实证研究》

2012年10月19日 09:49 赵冲 点击:[]

主讲人:孙娜娜

2012年10月16日下午4时至6时,在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上,孙娜娜老师报告了她的硕士毕业论文《汉字词频与熟悉度关联的实证研究》,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该研究集中探讨一字词,即汉字词频与熟悉度的关联。首先要理清的是汉字的同音字是否具有独特的词频效应,因为之前的研究指出同音族内词频起显著作用,不清楚同音族内词频效应能否归结为普通的词频效应。实验一变化了不同音节间的同音最高字频和同音族内字频,采用跨通道的音-字同音判断范式,结果表明音节之间和音节之内存在双重词频效应,同音族内的词频可以产生不可替代的独特效应。实验二探讨了音节间和同音族内的双重词频与主观评估熟悉度的关系,取具有三个及以上同音字的所有551个汉语音节(排除了有同音同形字的音节),每个取出同音最高频、中频和最低频3个字,让参加者评估这1653个字的熟悉度。结果表明,熟悉度和词频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线性等级相关(Spearman)。不考虑同音字时,高、中频字大都是熟悉度较高的字,低频字的熟悉度变化范围较广;考虑同音字时,音节的双重词频与词的熟悉度存在一定的分布关系。同音族内的最高频字随着词频升高而增多,熟悉度集中到最熟悉;同音中频字中间多两头少,熟悉度随着词频而升高;同音最低频字随着词频升高而减少,熟悉度有高有低分布广泛。实验三考察汉语同音字双重词频和熟悉度对视觉词汇通达所起的作用。实验采用真假字判断任务,先后控制词频、同音族内词频和熟悉度三者中的一个,变化另外两个。结果在词频不高时(低于160),熟悉度相比起词频,能够解释词汇判断反应更多的变异,但两者不可以相互替代;对于平均词频=91的汉语单字词,同音族内高频低熟悉(熟悉度<5)的词比对同音族内低频低熟悉(熟悉度<5)的词反应更快一些;而对同音族内高频词,熟悉度不起显著作用;对同音低频高熟悉(熟悉度>6.5)的词反应比对同音低频低熟悉(熟悉度<5)的词反应更快一些。实验四通过语音启动的视觉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同音字双重词频和熟悉度在听觉词汇通达的早期表征激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听音节能够在词汇通达的早期自动激活同音熟悉字的表征与同音不熟悉的字的表征。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语单音节词的熟悉度无论是在视觉词汇通达过程中还是在听觉词汇通达过程中,相比起词频,起了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汉语单音节词的熟悉度是汉语认知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报告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对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有建设性的意见:1、是否探索了熟悉度的心理机制?2、以后的科研方向?3、能否将本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联系起来?

孙娜娜老师试着解释了几位老师的疑问,首先,该研究还未探索到熟悉度的心理机制,探索熟悉度的心理机制是接下来的研究要做的。以往的研究中提到AOA(age of acquisition)与熟悉度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孙娜娜老师接下来试图去探索AOA是否可以解释熟悉度效应。孙娜娜老师觉得将语言认知与学前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试着用实证研究去探索学前教育领域中一些有趣现象的心理机制。

上一条:2012-2013学年教研系列活动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研究》 下一条:2012-2013学年教研系列活动四:《教育心理学》

关闭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教师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