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活动 >> 正文

2013-2014-1教研活动之四: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评测的实证研究

2013年11月02日 09:54 赵冲 点击:[]

我系孙敏老师今年6月份毕业于东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此次教研活动她对硕士论文进行了汇报。

一、 关键词

1、同感

同感(empathy)是指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同感的特征包括:同感主体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下;这种情绪与同感客体的情绪是同形的;这种情绪源于对同感客体的观察或模仿;同感主体能意识到当前情绪源自他人而非自身。

2、教师同感

教育领域中的同感即教师同感,教师同感为教师能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能对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进行感同身受的体会与思考,并针对性的调整教学以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已有研究证实教师同感对学生的学业和态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同感的测量

同感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情境法、问卷量表法、生理测量法、行为分析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量表法。基于对同感成分的探讨和研究,主要从认知、情感和多维角度这三个方面对同感进行评估和测量。

二、 研究思路

本研究在国内外有关同感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个别访谈和文献分析,编制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问卷,采用问卷来研究小学教师的同感能力的现状和特点,并对教师同感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另一方面在文献分析及实际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同感行为进行编码,编制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同感行为编码指标,利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教师同感行为的特点。

三、 自评量表的建立

对预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了包含15个项目的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正式量表。本量表可分为三个维度:认知同感、情绪同感和行为同感。认知同感:理解、认同学生情感和观点的能力;情绪同感:对学生正在体验的情绪感同身受;行为同感:教师对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同感反应。

对量表的信度分析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量表的信度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线的基本要求。从本研究使用的多个效度指标来看,自编量表具有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效度水平,量表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都较好,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量表能够测量到理论构想所期望测到的教师同感能力。

四、自评量表的应用

1、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量表,了解小学教师同感能力的基本状况并考察教师同感能力的性别、教龄和任教科目差异以及个性因素对小学教师同感能力的影响。

2、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南京市的532名教师进行施测,有效问卷为498份。

(2)工具

a.自编的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量表

b.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c.SPSS 18.0

(3)施测方法与程序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

3、研究结果

(1)被试具有较高的同感水平。

(2)不同科目小学教师的整体同感和认知同感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教龄小学教师的整体同感、认知同感和行为同感存在显著差异。

(4)小学教师同感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5)个性因素中的精神质对小学教师的同感能力有着显著影响。

(6)个性因素中的内-外向性、神经质与小学教师的同感能力无显著相关。

五、行为编码在教师同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1.教师同感行为编码指标

根据对教师同感行为的分析,在参考FSIA的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同感行为进行编码:接纳感受、鼓励、赞赏、接纳或利用学生的观点、启发。

2.教师同感行为编码指标的信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Kendall和谐系数来检验教师同感行为编码指标的评分者信度。所得出的Kendall和谐系数为W=0.680, p=0.004,达到显著水平。研究采用效标关联效度作为编码指标的效度指标,编码指标的外在效标为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以及自编的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自评量表。求得编码指标与IRI-C的相关系数为0.473,P=0.000,其与自编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23,P=0.000,均达到显著水平。

3.行为编码在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行为编码在小学教师同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表明:教师的鼓励、赞赏和启发行为存在性别差异;教师的鼓励和赞赏行为存在年级差异。

我系的王奶珍老师和李旭红老师就教师同感行为编码的建立和应用与孙敏老师进行了探讨,肯定了将课堂教学活动量化的思路,但也分析了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困难和局限性。

孙敏老师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来共同评测小学教师的同感能力,在教师课堂教学观察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这种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上一条:2013-2014-1教研活动之六: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机制研究 下一条:2013-2014-1教研活动之三:《教育学》课程实施说明

关闭

版权所有:吕梁学院教师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