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吕梁精神育人富矿,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育人实效,9月30日上午,晋绥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参加“场馆育人思政金课--沉浸式集体教学备课”活动,校党委书记薛晋文教授亲临现场主讲。
本次活动选址于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百年吕梁精神教育展馆,旨在将思政课堂“搬”进历史现场,让教师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汲取精神养分,深化对吕梁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进而转化为高质量思政“金课”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智慧。
薛晋文教授结合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再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教学。他深情回顾了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壮阔史诗,深刻阐释了“对党忠诚、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吕梁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他强调,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吕梁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和力量源泉。

在沉浸式的参观学习过程中,薛晋文教授就如何将场馆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政育人优势,打造“沉浸式思政金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坚持“内容为王”,深入挖掘展馆史料背后的思想内涵,讲清讲透吕梁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是要坚持“形式创新”,充分利用场馆的沉浸式、场景化优势,探索“现场教学+情境体验+互动研讨”的多元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坚持“集体智慧”,鼓励教师们围绕同一主题、同一场景进行集体研讨、头脑风暴,共享教学灵感,优化教学设计,形成育人合力。他指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身入”场馆,更要“心入”历史,带着思考备课,带着情感育人,真正让吕梁精神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晋绥教育研究中心的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摩展品,不时驻足记录、交流感悟。在随后的集体研讨环节,中心成员结合参观笔记和薛晋文教授的指导,围绕“如何将吕梁精神教育展馆的特定场景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如何设计沉浸式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如何提炼教学案例和互动问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在场馆中备课、在情境中思考”的方式,极大地启发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素材库,为打造具有吕梁特色、直抵人心的思政“金课”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动能。
此次沉浸式集体教学备课活动,是深化吕梁精神研究、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实践。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研究优势,持续深化对吕梁精神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应用,努力将吕梁精神教育展馆打造成为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金课基地”和“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