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晋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奶珍博士主讲了题为《晋绥根据地儿童文艺活动的意识形态塑造》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旨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历史经验与当代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我系教师教科研带来启发。

讲座系统梳理了晋绥根据地时期丰富多彩的儿童文艺形式,包括歌曲传唱、戏剧表演、连环画创作、故事寓言等。通过分析《运输员的歌》《参军歌》《地雷真厉害》等珍贵文本史料,生动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如何通过文艺载体,将爱党爱国、参军支前、生产劳动、学习文化等核心价值观融入儿童日常生活。讲座重点解读了根据地儿童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一是通过角色代入与情感共鸣,引导儿童从“旁观者”转变为“剧中人”;二是借助符号建构与认知塑造,编织革命的“意义之网”;三是注重规则内化与价值传递相结合,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关键跨越;四是坚持生活化与儿童化原则,实现意识形态的“软性嵌入”。
与会教师认为,晋绥根据地儿童文艺活动所体现的注重情感动员、实践参与、榜样引领等教育智慧,对当前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贴近生活、生动有趣、鼓励参与的特点,也为新时代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照。